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文學史上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1)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吳旻旻 
課號
CHIN2003 
課程識別碼
101 25101 
班次
02 
學分
3.0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普303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單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8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所謂「文學史」並不是文學史料的積累而已,「文學史」的科目是在西方大學新的知識秩序中產生的,文學史的探索者乃自覺地考察文學在特定或連續時間中的表現,並詮釋其意義。
本課程將介紹文學史的由來、特性,並引導同學探討歷代文學史重要現象與論題。
上課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討論與作業為輔。
課程進度為暫定,未必能講授完畢,將視實際上課情形調整。


如要加簽本課程,不必寫信,但第一週務必出席。 

課程目標
1.能具備中國文學史的基本知識。
2.能閱讀及詮釋文學史論著。
3.能借助相關的方法探討文學史的課題。 
課程要求
(一) 請用好奇的心面對陌生或曾經讀過的文學作品,以細膩的想像理解不同時代的社會。
(二) 請配合進度先行預習指定教材。
(三) 踴躍參與課堂活動或討論。
(四) 注意作業時程,準時繳交。如有特殊情形先行申請調動。
(五) 作業切勿抄襲網路資料,引用須遵守學術規範。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歡迎來信約時間晤談。 
指定閱讀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上下,中譯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參考書目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國球《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書林出版,1994年。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陳廣宏《中國文學史之成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版本不拘)。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預習小考 
15% 
預習小考10次,請於週六上午至週三晚上之間,自行於線上完成。 
2. 
課堂活動 
10% 
配合課程不定時舉行分組討論或創意活動。 
3. 
作業 
30% 
1.申論練習(個人作業,分梯進行) 2.摘要練習(個人作業,選篇撰寫) 3.詩人比較(小組作業) 
4. 
期中考試 
15% 
筆試。 
5. 
期末考試 
30% 
筆試,以全學期為範圍。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影輔助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延後期末考試日期(時間)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1. 課程說明。 2. 文學史由來與重要著作。
 
第2週
  1.中國文學的起源。2.詩經。
 
第3週
  1.楚辭2.戰國諸子散文 
第4週
  漢初文學與辭賦 
第5週
  兩漢散文與神異故事 
第6週
  漢樂府與古詩 
第7週
  1. 期中考(14:20-15:20)
2. 魏晉南北朝緒論 
第8週
  建安文學
 
第9週
  正始文化與竹林七賢
太康文學與陸機、潘岳 
第10週
  東晉文化
陶淵明 
第11週
  謝靈運與鮑照 
第12週
  永明文學 
第13週
  梁代文學與庾信 
第14週
  1.分組報告 2.北朝到初唐 
第15週
  魏晉南北朝小說與小說史的建構 
第16週
  期末考